精粹文脉 主客共享
——宣恩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侗族文化
近日,央广《共赴山河之旅——心动恩施》走进湖北省宣恩县,探访“仙山贡水”之美,共赴“浪漫宣恩”之旅。
宣恩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,土家、苗、侗等13个少数民族人口占65、6%。全省三个侗族乡,宣恩有两个。
“民族的就是世界的”。侗族的祖先可追溯到秦汉时期。宣恩汲取精神滋养,赓续侗乡文脉,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,侗族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,不断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。
多要素保护遗产,唤醒侗族文化符号
蓝天白云下,清澈的山溪缓缓流淌,耸立的鼓楼和侗族建筑群被青山环抱,寨前古树参天,一幅恬静悠然的秘境映入眼帘。
这里便是宣恩县晓关侗族乡野椒园村,有着两百余年的张氏、杨氏侗寨,2014年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,2020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。
长期以来,宣恩按照优先保护青山绿水、优先维护村落原貌、优先改善人居环境、优先落实村民增收、优先保障景区多途径筹资的“五优先”原则,统筹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项目工作,聘请专业机构,立足村情民意,科学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,争取传统村落奖补资金4466万元,整合政府投资、社会资本、融资贷款,投入10.6亿元用于全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。
在侗乡,自古以来便有“有寨必有鼓楼,有河必有风雨桥”的说法。宣恩对两个侗族乡3个特色村寨,5个传统村落,野椒园古侗寨、卢家院子侗族吊脚楼群、山羊溪侗寨吊脚楼群等7处侗族特色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,完成修缮、消防、安防、防雷工程,全面改善文物本体保存状况,保留少数民族传统村寨格局,延续传统村落历史风貌,唤醒了沉寂的侗族文化遗产。
宣恩做足挖掘非遗资源大文章,让侗族文化凝聚在侗乡村寨古韵里,流淌在日常生产生活场景中。按照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传承发展”的方针和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明确责任、形成合力;长远规划、分步实施、点面结合、讲求实效”的原则,调查收集和记录非遗重点项目,整理文字100多万字,拍摄图片1万余张,搜集民间作品70余万字,汇编出版《宣恩民族志》《宣恩县侗族概况》《宣恩侗族》《宣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》等300余万字的文化遗产书籍,完成了“干龙船”“六月六尝新节”等一批侗族非遗资料的抢救性记录。
“宣恩薅草锣鼓”“三棒鼓”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拥有12项省级、37项州级、81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,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1人,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四级保护体系,成为湖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。
多民族文化交融,非遗“活态”传承同频共振
传承需要创新,创新呼唤青年。只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、欣赏非遗之美,并有一批批人接过传承接力棒,才能将非遗更好地活态传承下去。
10月12日,宣恩县民族博物馆迎来一批“小考古学家”,县民族实验中学的孩子们逛展厅、看文物、听讲座,拿起考古工具,现场感受考古魅力,体会土苗侗先民的建筑智慧和历史文化。
让老文物“活”起来,老古董“潮”起来。2020年开馆以来,宣恩县民族博物馆开展线上展览、考古手工课、文博进课堂等系列活动,让当地多民族历史文化以新的姿态走入群众视野,走进百姓生活。
文物跨越时光而历久弥新,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过岁月,荟萃了历史长河记忆,也蕴藏着多民族融合的温度。
“宣恩薅草锣鼓、三棒鼓这些国家级非遗曲艺,是土、苗、侗等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,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。中华文化是主干,各民族文化是枝叶,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,从而促进宣恩各民族广泛交往、全面交流、深度交融”。宣恩县民宗局副局长王海燕说。
如今的宣恩,土家、苗、侗、汉等多民族交错杂居,情感上从心手相牵到血脉相连,文化上从交流碰撞到兼收并蓄,从“各美其美”达成了“美美与共”的认同和认知。
宣恩为侗族等民族文化营造“宜居环境”,率先在恩施州成立综合性非遗传习所,集三棒鼓、薅草锣鼓、耍耍、滚龙连厢、八宝铜铃舞、土家十姊妹歌、高腔山歌、土苗绣花鞋垫、木雕、金钱板、宣恩灯戏等多个土苗侗非遗项目为一体,囊括各民族非遗资源的“独特元素”与“交融结晶”,推动各民族非遗传承,与时代主题同向发力,与各族群众共情共鸣。建成县级非遗展示馆、民俗文化展示馆、非遗传习基地、传习馆(所)、传统工艺振兴示范基地、传统工艺工作站31个,搭建起以县非遗保护中心为龙头,乡镇非遗综合传习馆(所)为骨干,村(社区)、组传习点为基础的非遗传习基地体系。
宣恩出台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、民间艺术大师津补贴发放规定等政策,完善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评选认定程序,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纳入“贡水人才”队伍,成立非遗暨民族文化人才工作室,给予非遗传承人激励保障,强化保护传承的“底气”。同时,发挥非遗传承人传帮带作用,组织创设优秀剧目,打造集土苗侗多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歌舞剧《溢彩宣恩》《伍家台》等文艺作品。
侗族非遗传承形成从唱亮“独奏曲”,到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携手唱响“大合唱”的互惠共生局面。宣恩链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让非遗传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焕发活力。成立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为阵地,土苗侗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志愿服务队,每年组织开展文艺展演200余场次,吸引观众60余万人次以上,开展非遗“六进”等活动480余场次,被省内各大高校邀请做非遗宣讲、学术研讨和文化交流达20余次,多次参加全国、省等举办的各类民族民间文艺展演。该志愿服务队“非遗唱响鄂西南”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22湖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和人气奖;志愿服务队队长罗义杰获选2021年“圆梦工程”全国优秀志愿者。
多维度文旅融合,带火侗乡“浪漫经济”
宣恩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,丰富文化供给,融入百姓生活,侗族等民族文化线下线上活动持续升温,激扬的文明新活力推进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,古老与流行交融互动,人们看到了文化传承发展的广阔前景。
“我和我的祖国,一刻也不能分割。”国庆节当晚,宣恩兴隆老街的寨遇广场上,侗族篝火熊熊燃烧,伴随舞台上响起熟悉的旋律,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、市民与土苗侗儿女,齐声高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现场成了一片“火红的海洋”。
“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”。宣恩守正创新,以文化城,用文化软实力扮靓城市新颜值。依托山水生态优势、多民族文化风情、浓厚民俗风貌,持续擦亮“仙山贡水•浪漫宣恩”旅游品牌,打造“两会三赛四节”文旅IP,用土苗侗等各民族非遗元素赋魂点睛,拓展文旅融合内涵,把靓丽风景变“钱”景,赋能侗乡产业之兴。
夜晚的贡水河畔,霓虹璀璨,侗族风雨桥、苗族钟楼、土家墨达楼错落有致,在水光的映衬下愈加美轮美奂。
宣恩秉承“景城一体•主客共享”的理念,以土苗侗风情为文化底蕴,建成湖北省唯一一个以县城核心区域为支撑的国家AAAA级景区,通过深挖各民族传统习俗和节庆文化,结合现代流行元素,把仙山贡水旅游区打造成“浪漫宣恩”的亮眼名片、民族民俗文化集中展示的前沿阵地。
乘坐“龙游贡水”,感受侗族拦门酒,跳起土家摆手舞,听着《侗族大歌》......体验式、沉浸式、互动式的仙山贡水旅游区,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。今年中秋国庆假期,全县开展文化活动34场次,接待游客35.03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044万元,同比增加74.48%、99.94%。
以点带面,串珠成链,一城浪漫激发体验游、研学游、村寨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。
宣恩不断寻找侗族非遗与新时代文化建设契合点。依托晓关侗族乡野椒园村杨氏、张氏侗寨的古家训、“四合天井”及古侗寨建筑群,挖掘出“清廉”文化因素,设立“党员洗礼堂”“走侗寨院子、讲家风家训”等精品课程,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,成为湖北省第二批家风家教实践基地、首批恩施州家风家教实践基地。通过新修风雨桥、“九佬十八匠”工艺坊等侗族标志性建筑,借助“六月六”侗乡节、“合拢宴”等侗族传统节庆活动,晓关侗族乡年接纳游客超30万人次,旅游收入近亿元。
2022年5月,长潭河侗族乡“萨玛长潭研学营地”挂牌成立。采茶、推磨、打糍粑、侗布扎染、学习制作吊脚楼等一系列民俗与非遗研学项目,架起了土苗侗多彩民族文化展现的桥梁,不仅为非遗“活态”传承添砖加瓦,还实现了侗族文化宝库变宝藏,带动侗族群众“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”。2022年以来,该乡接待学生及家长4万余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0余万元,全乡新增农家乐、民宿20余家,带动百余人参与研学产业。 从小村寨走向旅游区,从城市中回到小村庄,侗族文化在传承与反哺中生生不息,土苗侗各族儿女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,手足相亲、守望相助,推动仙山贡水绿脉、多民族融合文脉,持续共生发展,成为宣恩文明的摇篮、文化的沃土的经济新动脉。 (柳昆辰 李明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