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中国-国都智库

 首页>>乡村振兴

孙若风:有乡村自信才有中国人真正的文化自信

2022-06-24 浏览:879

       乡村振兴,既要塑形,也要铸魂。乡村文化振兴不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,而且对乡村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具有重要引领作用。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、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表示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要注重逐项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》提出的文化振兴任务,有乡村自信才有中国人真正的文化自信。

   孙若风强调,要让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进程中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节点上,发挥其关键作用,必须做到两个“结合”。一是把乡村文化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,二是把乡村文化建设内源性力量与外部力量结合起来。乡村文化建设应按照文化体制改革思路,一手抓乡村文化事业,一手抓乡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业。

   同时,孙若风建议,在此过程中要注意:一是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企业或创业者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,而不是仅依靠政府的政策项目支持。二是不能抱有投机心理,要在市场研究方面多下功夫,把情怀、艺术理想和热情转化为可以落地的产品和服务。

   孙若风表示,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是发展现代乡村产业,乡村文旅产业是现代乡村产业的重要门类。他总结了目前乡村文旅产业的三个特点,“渐进,不能都求快;分散,不能都求大;内容产业,不能都求易”,并强调,做乡村文旅要有细浪冲沙的定力,“重在长效,重在长尾,重在长链”。他还指出,乡村文化对乡村产业振兴贡献最大的并不是文旅产业自身,而是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,在于催生新业态,例如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,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文旅。

   孙若风表示,同一区域的城乡文化有着共同的内涵和基因。当前,文化融合不仅是城乡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,还可以成为整体撬动城乡融合的杠杆,成为促进城乡各类要素流动并产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。他引用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,将“郡下”与“桃花源”的距离作为城乡文化距离的隐喻,并乐观表示这种距离是留待后人打开的时间胶囊,为今日继续展开的城乡故事埋下伏笔,城乡终将因文化融合实现第二次握手。


版权所有:文化中国-国都智库©1997- 2023
全国文化时讯公共资源战略工程信息化平台 

国家数字化文化产业领域大数据平台

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: 京ICP备13043172号-5
备案图标.png京公网安备:11010602130030号
邮箱:919536775@qq.com  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路1号
网 站: http://www.whw360.org